青年教师张娥:因“材”施教是关键
作者:jgx编辑:来源:
发布时间:2017-03-21点击次数:
“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在于对教材的把握。”谈及如何行之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,经济与管理系张娥老师认为,教材研究是因“材”施教的关键。
“面对不同的教材,所运用的教学方法有很大区别。”张老师列举了自己教授的两门课程,在微观经济学的教学安排中,因为教材偏理论,自己就会将课堂理解与课后习题紧密结合,在课堂上布置练习。
财政学教材内容更注重应用教学,因此会通过引用许多生动有趣的例子来吸引学生的的兴趣和专注力。为了促进学生的主动思考,她会把课堂更多的自主权交给学生。
“同一门课,面对不同的学生,也需要有不同的教学。”张老师表示,不同的学生对同一个知识点的理解程度可能完全不同。
因此,对学生的全面了解就显得尤为重要。课前自己会根据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情况进行整体评估,然后以3-5人为一小组,明确他们在小组中的任务,以此培养学生的日常行为动手能力,促使学生花时间、花精力,以提高他们收集和整理数据的能力。
张老师强调,教师更多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,考虑他们需要什么,再讲解什么。随着时代的变化,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不再仅仅是单一的灌输式教学。
一方面,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教书育人的能力,通过课堂教学,真正让学生学有所获。另一方面,也要走近学生、了解学生,让学生拥有充分的表达权,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。(院学通社张泽民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