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民日报:大学毕业,农村舞台有多大

作者:jgx编辑:来源: 发布时间:2017-03-21点击次数:

编者按:又是一年毕业季,寒窗苦读的学子们将面临重要的人生抉择。

  一面是城市就业难,一面是农村人才缺,大学毕业愿不愿意到农村去?不少人有热情、有向往,但也有困惑和迷茫:农村的舞台有多大?到农村能干什么?会有怎样的酸甜苦辣?

  近几年,一批批有志青年怀揣梦想、扎根农村,有的当大学生村官,有的是农企职工,有的回乡创业,他们把汗水洒在希望田野,书写无悔青春。我们将与你一起走近他们,希望他们的故事能给你启迪,相关政策信息和专家建言能给你帮助,祝你走好迈向社会的第一步。

  大学生村官

  研究生毕业的梁丽娜毅然回乡当起村官

  别样人生同样精彩

  本报记者 庞革平

  85后、“村官”、女硕士……这些“标签”一度让梁丽娜压力山大。

  2011年7月,硕士研究生毕业的梁丽娜毅然回到家乡——广西陆川县陆河村,小村一下炸锅了:“读了这么多书,又回到村里,没出息!这女娃子干不了3个月。”不光村里人投来异样眼光,就连她妈妈也放出狠话:“以后不管好坏都不理你!”

  “我还没干凭什么说我不行?”凭着一股“倔”劲儿,梁丽娜开始了她的村官生活。

  “道路差,灌溉难,问题一大堆。”坐在村委会老瓦房里,梁丽娜看着不时从天花板上掉下的虫子,她下定决心:“想改变,总要先有人站出来。”

  陆河村村民年人均收入不到2000元。带领乡亲脱贫,梁丽娜反复调研,选择了种橘红。她自己先承包了100亩荒地,从选苗、种植到施肥、除草都自己上手。村民们看到小苗茁壮成长,有了积极性,一块块空置荒地开出来,搞连片种植。“看着大家行动起来,心里特别开心。”她说。

  之后,她又因地制宜,在村里推广耐寒花生,在周围的坡地种沉香树。如今,花生榨的油每公斤能卖40多元,每亩旱地产值达2500元;120多亩沉香林也有了不菲收入。

  短短三年,梁丽娜带村民修通了村屯道路,改建了小学校舍,建了一个活动中心和一个农家书屋。现在村里又在建“天网工程”。

  “她敢说敢做,说了就做得到,大家越来越信任她了!”村民不禁对这个女娃竖起了大拇指,2012年,梁丽娜全票当选村党支部书记。

  如今,陆河村富了,梁丽娜也变了:从一个羞答答的小姑娘,变成了风风火火的“领头人”……2013年她当选为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,荣获广西青年五四奖章。

  谈起三年村官经历,梁丽娜觉得不后悔:“每天一早,呼吸着农村清新空气,看着乡亲们幸福笑脸,我庆幸选择了村官,人生从此与众不同!”

  村官政策:任职期满有“五条出路”,10%的公务员计划定向招录村官

  大学生村官能享受什么政策?自治区党委组织部组织一处副处长蒙仕诚介绍,广西健全村官出路保障机制,村官任职期满后有“五条出路”:留任村干部、考录公务员、自主创业、另行择业、继续学习。

  2008年以来,广西累计选聘7149名大学生村官,覆盖全区1/2的行政村,目前在岗近4000人。今年共有8272名毕业生报名参加广西大学生村官选聘考试,竞争1500个村官岗位。

  在待遇方面,广西大学生村官比照本地乡镇公务员工作生活补贴标准,最高3215元/月,还按人均2000元发放一次性安置费。另外,从2010年起,广西每年拿出10%的公务员考录计划定向招录大学生村官;对到农村任职2年以上、具备条件的大学生村官,可参加选调生统一招考等等。

  蒙仕诚介绍,近三年有961名村官通过定向考录进入公务员(选调生)队伍、637人考录入事业单位岗位。

  专家支招

  ■带着感情才能融入农村,调整心态,不轻言放弃

  广西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黄志勇认为,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去,是成长成才的一种选择。

  “农村需要有知识的人才,但是比知识更重要的,是看他们对农村有没有感情,有感情才能融入农村、在农村扎根。”黄志勇说,刚毕业的大学生往往一遇到棘手问题就容易打退堂鼓,这是好多大学生村官的“通病”。

  黄志勇对想当村官的大学毕业生给出几点建议:

  首先,要调整心态。从城市到农村,尤其是到偏远山区,心里也会有较大落差,一定要及时调整好心态,不要轻言放弃,要不在农村待不住。

  其次,要做好规划。一定要规划好三年的村官生活应该怎么过,要为群众办哪些事,自己要得到哪些锻炼。不要指望一下子干出惊天动地的大事,要从最受农民欢迎、最能带来实惠和最易落实的事做起。

  第三,要积极主动。要多走家串户,多与群众打交道,多倾听群众的心声。要学会说群众的语言,拉近与群众的距离。“你把群众当亲人,才能从‘外乡人’尽快转变成农民的‘贴心人’,成为致富的‘领头人’。”

  农企职工

  大学毕业两年的花天文当上农场场长

  活出自己的力量

  本报记者 钱 伟

  刚进入安徽农垦集团时,花天文想都不敢想,两年后能成为方邱湖农场一分场的场长:管着3000亩土地,几十号人。“是金子总会发光,不在乎你在500强还是在农村,关键要活出自己的力量。”

  2012年,花天文从安徽科技学院毕业时,就想着把所学的知识带到农村去,当看到农垦招聘信息时,眼前陡然一亮。投了简历,参加招聘,他如愿进入农垦,分到位于安徽凤阳的方邱湖农场。

  刚到农场,花天文和农场工人一起种蔬菜,边干边交流,诚恳学习老师傅的经验。“过去真不知道灵芝还能嫁接,看老师傅们得心应手,真挺惭愧!”花天文说。

  花天文踏实工作让大伙儿看在心里,不到一年,农场领导就把他派到了明西分场,全面管理2400亩土地,为两季稻麦提供技术支撑。

  “当时感觉压力大,但又有种大干一场的过瘾劲儿。”花天文说,刚接到通知时,他激动的一晚上没睡好,第二天一到明西分场,就一头扎进田里,把学校和农场学的技术全使上,制订详细方案,两季稻麦大丰收。“当时那个欣喜劲儿,怎么说呢,唉,你不懂!”回想一年前的经历,花天文眼睛里闪着亮光。

  2014年,到农场工作两年后,花天文被任命为方邱湖农场一分场场长,踌躇满志的他又有了新的努力方向。他告诉记者,现在一个月工资3000多元,加上奖金,一年可以挣到五六万元,在这里生活足够了。

  “眼下就想着抓紧学习,把3000亩土地管好,把30多人的队伍带好,把园艺师、农艺师的证考了。”花天文说,“袁隆平院士是自己的偶像,自己也要在技术上继续钻研,这么大的平台,且行且珍惜!”

  企业政策:大学生既能发挥所学,又有待遇保障。先解决住房,再给发展机会

  为何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农垦?安徽农垦集团董事长田文俊分析,不少学农技的大学生,回到农村种地手脚受束缚,不可能每个人都去流转上百亩土地,而农垦提供了一个“中间路径”,既能发挥所学,又能保障待遇。

  安徽农垦集团副总经理李家堂说,安徽农垦通过多项优惠政策,让大学生喜于进、安于居、乐于业。2013年安徽农垦招收大学生96名,今年计划再招收140名。

  方邱湖农场党委书记林传贤说,新进的大学生首先给解决住房问题,每个人只需要交纳几万元的建房成本,就可以入住新房。工资每月可以拿到3000多元。林传贤说,现在的年轻人不仅看中待遇,更关心成长平台和未来发展。目前农场也把优先提拔任用、提供事业平台作为招才引智的重要手段。目前农场流转了不少周边农村土地,有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年轻人承包种植。

  专家支招

  ■首先看自己能不能扎下根去,工作应有规划,不作权宜之计

  安徽省社科院副研究员顾辉说,传统观念认为农垦是农业企业,但目前农业企业多栖发展,不仅需要农技人才,更需要管理、新媒体等全方位人才。

  “要改变思维定势,只要有适应的岗位,就可以将农业企业作为选择。选择农垦这类企业的首要依据并不是自己所学专业,反倒是要看自己有没有兴趣和热情,能不能扎下根去。”顾辉说。

  顾辉认为,到农业企业去,要做好自身的定位和未来的职业规划,把农业作为事业来做,而不是为了找工作的权宜之计。

  “到农业企业工作,是一种选择,与当村官或者自己创业相比,不同的选择有不同的机会,也面临着不同挑战,关键还是选择适合自己的道路。”李家堂说,农垦企业稳定的同时待遇有更多保证,也有更多自己决策和发挥的平台。

  “要克服急功近利的心理,不能总想着一笔生意就挣到高额收入。农业发展有自身规律性,要看准其发展前景,瞄准市场,找到其规律性,这样才能劳有所获。”顾辉建议,年轻人到农业企业要有吃苦精神,把现代农业既当成事业,又当成陶冶情操的事来做。

  大学生创业

  放弃公务员面试的姚伟超留在农村创业

  试验田绽放青春梦想

  王伟健 吴玲佳

  过几天就插秧了,江苏句容市戴庄村的秧田又长出希望。“年产100多万斤有机大米,总收入可达1000多万元。”戴庄有机农业合作社理事长姚伟超自豪地说,有机农业让这个贫困村富了。

  2010年,姚伟超大学毕业后考取村官,来到戴庄村,看到农民的有机大米卖不出去,他用背包背着大米,硬着头皮走进南京一家大型商场,结果遭拒;商场不行就到小区,却被保安赶了出来。他重新制定策略,终于打通渠道,有机大米销售一空。

  2013年5月,迫于家庭的压力,姚伟超参加了句容市公务员考试,笔试考了第一名。然而,他却放弃了面试。“村里的有机农业刚进入稳步发展阶段,800多户村民开始脱贫,我应该留下干一番更有意义的事业。”姚伟超说,自己离不开这片土地了。

  姚伟超从村民手中租下了40亩土地作为创业的试验田,专心地研究起现代农业。他试验种植各种有机蔬菜,遇到难题就请教专家,试种成功就将经验分享给村民。

  除了合作社日常工作外,姚伟超还联合种植能手杜仲志,办起了有机水蜜桃、草莓种植基地,由2010年的4亩增加到如今的100亩。

  弯曲的山路两旁,是一棵棵水蜜桃树。姚伟超指着这片桃林说:“这是我种的日本引进的水蜜桃,口感好,保鲜期长,价格比一般品种高出2倍。”姚伟超说,在专家指导下,他和村民种出了不用农药、不用化肥的有机水蜜桃。

  如今,戴庄有机农业合作社注册了野山小村的商标,并取得了有机认证。村民富了,环境美了,田野里白鹭成群,果园里鸡犬相闻,一幅美丽乡村景象。

  创业政策:服务“私人订制”,开辟绿色通道,减免税费

  镇江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孙沛然说,2011年镇江专门出台支持大学生村官创业的意见,通过降低门槛、税费优惠等举措支持村官创业。

  开辟绿色通道。对大学生村官创办、领办经济实体,放宽登记条件,简化程序,减免有关收费。

  资金扶持给力。每年安排2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大学生村官创业。

  创业也可以享受“私人订制”服务。镇江在全省率先成立市、县两级 “大学生村官协会”,组织专家、科技人员与村官结对,为每位大学生村官配备一位“成长导师”或“创业导师”。

  目前镇江市692名大学生村官中,已有100多名大学生村官领办、创办各类项目,帮带570户农户脱贫致富。

  专家支招

  ■要有一颗耐得住寂寞的心,多“接地气”才能少走弯路

  “大学生农村创业最需要的不是政策,而是要有一颗耐得住寂寞的心。”镇江市农科所原所长赵亚夫认为,并不是每个大学生都适合深入农村工作和创业,至少应该准备好奉献一段相对较长的时间,这可能是对大学生村官创业最大的考验。

  赵亚夫说,在农村创业,不能只想着自己,而要做农民的带头人。因此,大学生村官创业除了要学习现代化的农业技术和经营管理技术,还要学会如何与农民打成一片,如何与当地农民相处。

  他认为,书本上的知识和实际的情况还是有一定距离的。所以,大学生到农村创业一定要“接地气”,才有可能少走弯路。

  另外,大学生知识面宽,但没有创业经验,因此要扬知识之“长”补经验之“短”,多学习技术、管理、市场等方面的知识,选既有发展潜力又能带动群众的项目,选既有较高收益又能规避风险的项目。

   《人民日报》(2014年06月15日 10 版)

© Copyright 2016 . All Rights Reserved.湖北大学知行学院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6608